当我从新疆归来

   2016-06-03 14:55

       晚上九点,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这里灯火通明宛如白昼。此时位于祖国西北方的边陲小镇天还没有黑,宁静、广袤。昨晚差不多同一时间我从博尔塔拉出发,经过十个小时的火车和五个小时的飞机,终于结束了这趟旅程。

       这是我第三次参与报道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由于三年间路线并无更改,我甚至已经熟悉了一些拍摄的固定地点,知道在哪里可以拍到好的照片。

       其实吸引我的不光是风景,更是那里的人。博州的人真的爱这个比赛,并为之骄傲。和那些赢了比赛拿钱转身的人相比,他们对这个比赛付出了真的感情。在这里你听不到那些大城市办自行车比赛时,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于封路的抱怨。报道期间,很多观赛的居民、志愿者、当地媒体看到我总是问,我们博州美么?明年还来么?而这些,你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

       这也是我去了还想再去的原因。也许也是一些自行车手和爱好者想要去的原因。每年的比赛都会看到一些连续几年前来的车手,新疆对于他们来说遥远却熟悉。这是每年唯一一次来到祖国的西北边陲,领略这里的风光与人情的机会。不菲的花费和难以取得成绩上的追求,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

       然而,当环赛里木湖的比赛迎来自己的十年,却也迎来了最大的争议。这次让大家记住的不再仅是它的美景,而是抱怨、申诉和不满。

       在我看来,这次比赛的最大问题,恰恰不是赛后众人对于职业车手参赛和处罚的争议,而是组委会在面对此类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毫无经验和草率决定。在过去的时间里,他们压根儿就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在短时间内更不知如何解决。对于组委会和裁判组来说缺的不是办赛的决心,而是更加专业的指导和对这项运动更深层次的认知。以致于不被参赛车手的想法和其他因素所左右。去年的时候赛会组织人员和我们谈论,这个比赛要往哪里走,那个时候的回答是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今年,显然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和急迫,而我的答案也不再那么明确。对于环赛湖来说或许更加需要的是包容,而不仅仅是专业。

       我们需要高大上的比赛,但不是每一个比赛都需要高大上。

       在现阶段国内没有业余比赛分级制的今天,赛事按照车手等级、水平或者年龄分组或许是最好的方式。对于高水平的车手欢迎并且给予更高的奖金支持,维持比赛高水平的竞技性,而对于低水平和爱好者亦不排斥,让他们享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这项运动的魅力,同样鼓励和支持更多当地的爱好者加入。

       我们可以在街边打野场篮球,可以在家门口的小路和草场上踢足球,这是一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在原始的荷尔蒙的促动下,运动的竞技和乐趣并存。而自行车呢?现在的所谓基础和人口,和其它项目相比不值一提。因为政府的主导几乎所有的业余比赛都在朝着高奖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这些比赛的意义在哪?

       十年的时间,博州的人喜欢上了自行车,却又难以加入到自己家门口的赛事中,这或许也是比赛尴尬的一点。如果一个十年前在家门口看比赛的孩子,今年拿到了这项比赛的冠军,未来走向全国,是不是更有意义?只有越来越多人的真正参与,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项运动的魅力和特点所在,才能知道一项自行车比赛需要怎样的保障和服务。

       比赛期间,听到了很多关于明年比赛扩大化和专业甚至职业化的传言,如果真是这样,环赛里木湖也就不是环赛里木湖了。这项比赛发源于此,更应该在这里发扬光大,而不是那些所谓的走向世界。

       上海展的时候一个哥伦比亚老头拉着我说了好久,他骄傲的讲金塔纳,那个小时候生活在山区连鞋都穿不起的人,现在成为全世界最顶尖的公路自行车手之一,说到中国,他说这里的自行车市场如此繁荣,但是商人却太看重短期的回报。而政府对于比赛和自行车爱好者的支持也多出于政绩的考量。我们出不了金塔纳,不是没有像他那样有天赋又愿意努力的孩子。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展现和成功的机会。

06.jpg


编辑、摄影:Caesar

本文刊登于《骑行家》杂志六月刊专栏,仅代表个人观点。

新疆 环赛里木湖

上一篇:阿斯塔纳车队将参加环岛自行车赛
下一篇:转会流言榜:“傻甘”去哪儿?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