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ckwiz上市 属于你的避震调校伴侣

   2017-03-13 11:33

避震器调校一直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它因为凌驾于不同的骑行风格,每一个人又对避震效果的认知和需求不同,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避震器的每一项调节是很难做到量化的,也很难在两者之间拷贝。但从实际体感到数字信息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只是在过去这个表达方式很难走入消费者之中,而今日则有了一个转折。

Shockwiz,多数的人到目前都还不知它的真实用途。不过从133080美元众筹的总金额开始,就可以看出“早鸟”对它的欢迎程度。要知道Dusty Dynamics公司在Kickstarter众筹平台抛出项目到量产版走入用户,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甚至在这期间被收编至SRAM的Quarq品牌中。从零到有是Shockwiz目前最大的市场优势,把冰冷的避震器与用户的手机连接起来并将数据信息直观的展现在用户眼前,这些在消费者市场里是前所未有的,更何况还能指出明确的建议。

原型.jpg

⬆︎这就是Shockwiz的原型,2015年年初首次出现在Kickstarter。

WIZ6.jpg

⬆︎量产版美观了不少,CNC工艺的铝合金底部的上盖是半透明树脂材质,供电为一枚CR2032钮扣电池。

工作原理

Shockwiz打破了工厂用物理力学和运动学对避震器工作状态的传统测量方法,尤其是摆脱一切沉重、固定的仪器。它利用气压测量的便捷性,通过实时监控气压来作出数据分析。实际上简单来说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块智能气压表,在它小巧防水的外壳内是由高精度气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组成,而真正核心的是它的微处理器算法。高精度气压传感器以每秒100次的高速来读取和记录气压,经过微处理器收集得出一段时间气压变化率,再运用独家算法进行分析,借助蓝牙4.0作为桥梁,最后在App中给出气压、回弹、高低速压缩和压缩率等关键数据,当然远不止这些数据。

总的来说Shockwiz是一个软硬件协作的智能仪器,适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品牌的气压避震器,但想要发挥全部功能,要求避震器必备线性的压缩阻尼,同时正气室容积保持固定不变。比如Fox的Terralogic和iCTD技术、Specialized的Brain技术、e:i技术等,它们是非线性的压缩阻尼,这会导致部分项目检测错误,但依然有一部分有价值的建议。对于那些可变行程的前叉,变换行程位置后重新校准就没有任何影响了,但像DRCV和Equalizer这种可变气室容积的避震器肯定是用不了。而另一种正负气室连通或通过负气室打气的避震器产品则是完全不支持,其中就有Manitou和MRP的部分前叉。

WIZ8.jpg

使用方法

Shockwiz的左右边各有一个气嘴,这并不是同时支持测试两支气压避震器的意思,只是在一个与避震器相连后,另一个气嘴能实现更方便的添加或释放气体。Shockwiz的固定方法是多种的,而且免螺丝,两条扎带即可,所以安装上并不复杂。软件方面,由于是第一代量产产品,App中没有中文也是见怪不怪了。初次装配,第一步在App中设置初始校准后,就该是根据避震器的实际预压在App中设置压缩比了(当然这个实际预压也应该是通常习惯的预压),App中可选压缩比例为10%到50%,范围可谓十分宽泛,足够应对各类情景。除次之外还有四种骑行风格提供选择,分别是Efficient、Balanced、Playful和Aggressive,而在早期版本中这些是XC、AM和DH三个选项。

Untitled1200.jpg

⬆︎早期版本的App界面,模式分为XC、AM和DH三项。

111.jpg

⬆︎在新版本App首页中,有当前气压、压缩率、骑行风格、初始校准、成绩建议和电池状态等信息。骑行风格中有四种可选,同是附有相应的文字介绍。

222.jpg

⬆︎第二栏是建议栏,有气压、回弹、高速低速压缩、气室容积和末端阻力等相关建议。点开每一项,会有详细的设定建议解释。

333.jpg

⬆︎中间栏则是检测。对于气压弹簧、初段灵敏和末端避震等的效果进行检测,会给出相应的评价。

444.jpg

⬆︎第四栏是统计。对初始校准后的平均灵敏度、打底次数和平均压缩位置进行统计。这些统计后的数据并不能永远保留,在每一次初始校准后都会被归零。

555.jpg

⬆︎最后是设置,这里有个最重要的压缩比设置,它影响到所有的数据准确性,需要精确到1%。值得注意,固件升级也在这里,目前Shockwiz的固件更新频率较快,建议保持更新。

WIZ3.jpg

实际使用

40g的Shockwiz不管装在前叉还是后避震器上,在骑行中都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我对它的印象并不在硬件本身,大多数时间我专注着App,而且App的信息量大到令我吃惊。由于后避震的调校要远比前叉调校要复杂的多(干扰项多),往往难达到后避震的最佳状态,所以我决定先把Shockwiz装在后避震器上测试。先后分别在Monarch RT3、Vivid Air R2C和Öhlins STX 22上检测。初次使用与预想的不同,App上除了气压和压缩率项,其它项并不能即时显示,需经过几分钟实际骑行后,等累积足够多的数据,项目信息才能渐渐显示完全。对于检测结果,Monarch RT3和Vivid Air R2C都建议高速压缩过慢,Öhlins STX 22则是回弹过快,而Pike前叉的建议同样是低速压缩过慢。实际上它们的旋转都已经扭到头,或许我每支避震器检测时间过于短暂,导致收集的数据多样性不足。所以这里建议在后续版本的App中提供独立保留数据支持。

WIZ1.jpgWIZ4.jpg

适用人群

Shockwiz拉进了普通消费者与避震器调校的距离,App的直观建议使避震调校不在是“玄”而不解的难题,加上App中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解释说明,这也为了解避震器相关知识提供了绝佳的学习途径。由于Shockwiz的建议并不是一种照本宣科,而是实际使用避震器后对避震器评估得来的,因此,无论是入门新手还是职业车手,Shockwiz提供的建议都是有效果的,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工具。即便不看重Shockwiz的建议,它依然是明确避震器工作状态的好伙伴。

图片:强子

编辑:杨震

避震器 Shockwiz Quarq

上一篇:Identiti圈刹碟刹双用公路车 为你打开新视界
下一篇:轮中鬼才 Zipp 454 NSW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