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SYB兴升阳秋季经销商会的第二天,来自Argon 18的总工程师到访上海,为经销商们讲解Argon 18的过去与未来;王开元老师为大家讲解了Bike Fitting的前置篇Bike Sizing;明天,大家就在四明山一起挥洒汗水。
站在兴升阳大陆区负责人Josh身边的是Argon 18的产品研发总工程师马丁·弗贝特(Martin Faubert),今天的2019 Argon 18新品发布由他作为主讲人,Josh负责翻译。
马丁与上海第一家Argon 18专卖店店长Jimmy合影
Argon 18的创始人杰维斯·里乌(Gervais Rioux)是一位前职业自行车手,他和自行车的故事本身听起来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73年杰维斯头戴向朋友借来的冰球头盔出现在自行车赛场上并赢得了那场比赛的最高荣誉。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个戴冰球头盔的男孩在随后的赛场上披荆斩棘,平生共赢得150场胜利。1989年,杰维斯决定结束自己的运动员生涯,但他和自行车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正是这一年他创建了Argon 18。
在Argon 18的初期,在研发团队仅有3-4人的情况下,坚持从车架的每处管型建模设计,而非按照市面上现成的管型或车架几何进行改进,因此Argon 18的产品线更新速度非常的快。
2012年,Argon 18的研发团队已经扩张至了12人,在加拿大的碳纤维实验室进行全面的开发。由于拥有自己的碳纤维实验室,因此Argon 18无需借助碳纤维工厂的技术经验进行研发,同时也能对车架的生产过程更加了解,保障量产车型的品质。
研发的过程虽然复杂但效率颇高,从CFD模拟到风洞测试,Argon 18还利用FEA缓震性测试模拟软件进行碳布堆叠的设计改进,最后再进实验室实测。如今超轻车架的重量越来越低,动不动就低于800g,随着车架重量的下降,用料的减少,安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Argon 18也非常注重安全性的测试。
未来,Argon 18将推出量产版,集成实时风阻测试、身体状态监测装置与安全报警装置等科技于一身的整车。例如Notio实时风阻监测技术则是实现这点的重要元素之一。
2019 Argon 18
阿斯塔纳队版Argon 18 Gallium Pro
2019 Argon 18的Gallium系列车型进行了重新分级,从顶级开始依次为Gallium Pro、Gallium和Gallium CS。
Argon 18 Gallium
Argon 18 Gallium CS
Argon 18 Nitrogen Disc
Argon 18最新的Garvel车型Dark Matter
Argon 18 E119+ Tri
Argon 18 E119 Tri
Argon 18 E117 Tri
Argon 18铁三头盔
王开元Bike Sizing
为客户挑选正确尺码的车架是各位车店店主提供服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可以省去非常多的麻烦。
在如今网络上单车知识遍布的年代,消费者们很容易被网上的“键盘大神”们所误导,从而导致车友们不相信车店的服务。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车店对相关的专业知识的缺乏,无法取得车友的信任,本次的培训会就是较大家如何正确的为客户做好Bike Sizing,这也是后续做Bike Fitting的基础。
本次活动虽然只是一堂比较入门的演讲课,但是从授课过程和现场的观众反馈来说,SYB兴升阳对于此次活动的用意可谓用心良苦。最后,多家经销商自费报名参加了开元老师的Bike Fitting进阶课程进一步学习。
午餐过后,整装出发。
抵达四明山。
明日骑行线路讲解。
文、图:H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