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法冠军往往是那个睡得最好的人

   2025-07-22 15:06

 

环法自行车赛的强度极高,恢复对于选手而言尤为重要。各支车队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来制定睡眠策略。那么,睡眠究竟有多重要?而在三周高强度比赛中,想要睡个好觉,又有多难?

 

睡眠专家雷米·胡尔迪埃(Rémy Hurdiel)反复强调了睡眠对骑行表现的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连续几天睡眠不足会让冲刺功率下降7%。”胡尔迪埃说,“20分钟功率也会出现类似下降。疲劳耐受时间缩短,最大摄氧量(VO2max)和乳酸清除率也会降低(即身体将乳酸再利用转化为能量的能力下降)。骑士的主观用力感也会增强,也就是说,他们会觉得骑得更累,即使客观负荷没变。”

 

胡尔迪埃提到2024年查理·萨金特(Charli Sargent)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2022年环法与环法女子赛中17位选手的睡眠数据(来自一支男子车队的8人和两支女子车队的9人)。结果显示,男性选手平均每晚睡7.2小时,女性则为7.5小时。乍看之下好像还不错,但这只是表象,真实情况远比数字复杂。

 

“总体来说,我睡眠还不算太差。”杜尔布里奇说,“我通常希望自己能在床上待满8小时,无论是睡着还是至少处于黑暗环境中。比如我11点熄灯,那就会把闹钟设在7点。有时我早醒,会再躺一个小时,看我们什么时候去起点。但确实到了第三周,身心都会开始抗拒进入深度睡眠,那是最难熬的阶段。”

 

dagsmejan-tudor-sleepwear-970x64.jpg


帝舵职业车队教练詹姆斯·斯普拉格(James Spragg)也表示认同:“我们确实在最后一周格外关注一些选手。他们觉得如果某天没睡好,第二天的状态就会受到影响。事实上,连续几天睡不好,比赛表现确实会下滑。”

 

“但这毕竟是环法,是要求最高的赛事。他们不仅要骑车,还要长途转场,深夜才能到达酒店,还要按摩、跟家人视频……有时比赛还很早开始,需要提前两小时转场。环法可不是什么训练营环境,不可能专门为骑士减少负担。”

 

尤其是残酷的第三周,疲劳感几乎无处不在。这时他们的肌肉、神经、关节、骨骼已经承受了超过2000公里的骑行负荷,而很多赛段还包括高达3500米以上的爬升。2024年的那项研究指出,“长时间耐力运动会使核心体温升高、诱发肌肉酸痛,并提高交感神经兴奋度”,而这些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尽管该研究认为总体睡眠时长“中等”,但“爬坡赛段后比平路赛段后睡眠质量更差,尤其是女性选手”——此外,“心率变异性(HRV)也在山地赛段后明显下降”。

 

使用过 Whoop 等可穿戴设备的人会知道,HRV 是衡量压力水平的指标。得分越低,代表身体承压越重。因此也不难理解,像今年环法第14赛段那样的地狱之旅(从波城到苏佩尔巴涅尔,总长182.6公里,累计爬升4950米)会带来极大的生理压力,HRV得分也会大幅下滑。

 

顺带一提,本文采访的大多数车手都一致认为:在大环赛期间频繁检测睡眠数据,弊大于利。如果某个骑士自我感觉睡得不错,但起床后发现设备评分很差,这反而会引发焦虑,甚至产生“反安慰剂效应”——他们会因为“认为自己恢复不好”而真的骑出糟糕表现。杜尔布里奇说得很直白:“如果 Whoop 或 Oura 跟你说你昨晚睡得很差,你能怎么办?不出发吗?显然不可能。我以前也用过这些设备,但说到底,你每天都得骑上自行车,这才是最重要的。你必须做该做的事。”

 

为了让身体慢下来,骑士们往往要格外注意摄入体内的每一样东西。然而这却和另一个常见却被广泛证实有效(且合法)的运动增强手段形成了矛盾——咖啡因。

 

frankcoffee-970x646.jpg


研究表明,咖啡因能够降低运动中的疲劳感与疼痛感,同时提升意志力。它还能改善耐力、力量、速度与灵活性,并提高脂肪氧化效率。但咖啡因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肌肉”方面,对大脑也有积极影响——它有助于提升认知功能,尤其是反应时间,在比赛的第三周、时速极快的20公里长下坡中,这点可能至关重要。

 

咖啡因之所以能够提升运动表现,是因为它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协同刺激作用。研究表明,它能带来功率的提升,并让计时赛成绩提高2%到3%。有效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入3至6毫克,即对一名70公斤的骑士而言,相当于210毫克到420毫克的摄入量。

 

这无疑是强效的助力,但也如我们所知,它有一个明显副作用:影响睡眠。这是因为咖啡因会阻断腺苷(adenosine)的活性,这种物质会在清醒状态下逐渐在大脑中累积,从而促使我们产生困意。而即便只是一次摄入,咖啡因的兴奋效应可能持续长达六小时。

 

一项针对橄榄球联盟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在比赛前摄入咖啡因,会让赛后入睡时间延长,且睡眠时间与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各车队和骑士们对此心知肚明。

 

“摄入的时间与剂量显然非常关键。有些运动员甚至会在重大赛事前的训练周期里完全戒用咖啡因,作为‘清洗期’,”睡眠管理顾问艾尔斯沃斯-埃德尔斯坦(Elsworth-Edelsten)指出,“作为一个关注运动员睡眠质量的人,我始终建议‘少即是多’,咖啡因应当按需使用,而不是固定摄入。不过也有很多冲刺手会刻意调整咖啡因的摄入时间,使其在冲刺阶段效果最大化。”

 

这种做法确实能提升胜算,但由于环法的多数赛段通常在下午5点左右结束,这也会牺牲晚上的睡眠质量。

 

20250711TDF1014.jpg


杰科车队的卢克·德布里奇(Luke Durbridge)也证实了这一点。虽然他并非冲刺选手,但他也会谨慎摄入咖啡因。“最难入睡的日子,通常是在个人计时赛之后,”他说。“你可能要到下午3点甚至4点才出发,这样比赛结束就已经很晚了。我在普通公路赛段也会摄入一些咖啡因,不过一直还算没问题。可能我白天就把能量都用完了吧!”

 

在连续数日长时间骑行后,恢复的三大支柱分别是:水分补充、能量补给,以及——很可能最关键的——睡眠。2024年,塔代伊·波加查(Tadej Pogačar)赢下环法总冠军时,他总共骑行了83小时38分56秒。这是一次惊人的体能与意志挑战,但即便如此,这段时间也仅仅占据了每个赛段比赛日时间的16%。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进行恢复。

 

这正是为何每一家追求顶尖表现、且有预算支持的车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资源在床垫、床垫垫层、睡眠策略、营养辅助乃至抗蓝光眼镜上。睡眠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生意”。而赢得环法——也是一门大生意。也许,这个月的总冠军,就是靠“睡”赢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

 

编辑:HCY

图片:资料图库

睡眠

上一篇:2025/2026赛季职业车坛转会传闻更新
下一篇:最后一页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