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北展见闻

2015-06-17 10:34:05

在台北展之前刚看过一篇财经类文章——《美国为什么生产不出iphone》。里面这么写道:美国不缺乏技术工人,但缺乏技能(Skill),工人是个大问题,实际上美国人可能已经忘记了生产是怎么回事。庞大的电子产品配套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中国,尤其是中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是全世界最强大的电子产品配套基地,一部iphone除了某些人喜欢扯的芯片,还有各种配件,包括天线、框架、涂料、薄膜、各种模组,这些很多都是由中国广东、福建、上海一带的企业生产。而美国甚至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这样强大的配套能力和支撑能力,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反应,以及高效率地供货。一款产品,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多环节地组织起各种配件,还可以高效率生产出来,保证良品率,这不是吹牛就能做到的。美国人也想生产,日本人也想生产,越南人也想生产,但是他们生产不出来。


看完台北展之后,我对这段话的感受就更深了。自行车产业在台湾、中国大陆的发达就如同话里所说的一样,成熟且配套完善。全球90%的自行车都是产自台湾及中国大陆,这句话虽有些玩笑成分,但多少反映了现在的自行车产业现状。台展的1楼主要以台湾品牌、工厂为主,很多展位直接以原型产品向参观的人展示他们有多强的代工能力。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贬低自己的生产能力。


不过,就如自行车运动的核心在欧洲、北美一样,自行车设计、研发以及规则的制定者依然是他们。就如最近流行的148 Boost、前叉开裆从100mm变成110mm、Mid Fat潮流等等,均在他们的掌控中。台展期间我与一个工作在台湾前叉品牌的工作人员聊天,他们对于Mid Fat的跟进非常地迅速,并且已经设计出了专用的前叉。不过,他也无奈地表示,前叉开裆的标准到底是120mm或是更多,还得等国际大牌的产品出来之后再确定下来。虽然依靠着强大的生产能力,我们可以在自行车产业里分得一杯羹,但最终依然要往品牌之路转变。


就拿升降座杆而言,KS可以说是引领了这个趋势的标杆。但依靠着强大的车手赞助群将升降座杆变成潮流的依然还是Rockshox,随后才有其他品牌迅速跟进。对于台湾或者大陆的小品牌而言,要成为公认的大牌何其难,但这是一条必走之路,再难也得向前。KS不算大厂,不如Giant、KMC等品牌一样有着强大的后盾,但欣喜的是,他们在这一两年中依靠着最具竞争力的性能表现征服了很多国际整车品牌,这就是进步。 


关键词搜索:编者按

上一篇:【小黄说事儿】 车展
下一篇:【编者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分享到:

分享给朋友二维码 ->

订阅《骑行家》更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