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破?人类史上最大骑行难题

   2016-08-18 09:50



家住朝阳区的自行车运动科学研究专家曹博士今天收到一个EMS包裹。“都2116年了居然还有人弃量子空间传送技术不用而用实体物流?脑子坏了吗?”曹博士有些不满地嘟囔着,再仔细一看,EMS包裹单上的寄件日期是2016年8月19日,他稍微楞了一下,再转念一想,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撇撇嘴拆开了包裹。

“是什么呀博士?”曹博士的助手小李似乎从来没有见过“邮政包裹”这种东西,好奇地凑了上来。

“嗯……从造型上来看,似乎是自行车的盘片,但是并不是圆形的。我活了一百四十多岁,印象里似乎并没有见过这样的盘片。我们上百度查一查吧。”

约摸半个小时后。

“算了,我们还是想想办法上谷歌查一查吧……”

随着越来越多关于这些神秘盘片的信息呈现在眼前,曹博士随着时光而老化的记忆逐渐复苏,这让他兴奋得几乎得意忘形,不禁大呼“我X,我他妈的全部想起来啦!”话音未落,一阵电流从曹博士左手手腕上的黑色手环中迸发出来,中电的曹博士昏了过去,还来不及听到手腕里传出的声音:“您已触犯精神文明建设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五条……”

曹博士苏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黄昏了,小李在一旁关切地看着博士,“博士,您终于醒了,太好了。很抱歉让您在地板上躺了这么久,但是我一想扶您起来,体内就有一股强烈的本能阻止我这么做……”

“行了,别说那么多,我懂的。来,小李,你不是对这些东西好奇吗?我来跟你讲讲……

rotor_568289700.jpg


“人在做踩踏动作的时候,腿部的发力是不平均的。人体的双腿可以很自然地做出伸腿踩踏的动作,以右腿举例,就是曲柄从大概1点钟方向到5点钟方向这个区间时腿部所做的动作,也是在这个区间,我们拥有最高的踩踏效率。

而在曲柄的其它位置,踩踏效率会降低,尤其在6点和12点左右的区间,踩踏效率最低,所以这两个点分别被我们成为‘下死点’和‘上死点’。”


“曾经有人拿出研究报告证明,最自然的踩踏方式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从一个侧面说,这个观点也意味着,想要通过技巧提升死点和曲柄提拉范围(即踩踏从6点到12点的这一区间)内的输出来提升总体踩踏效率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3.gif对踩踏技巧有所了解的人想必记忆里都有这张图——踩踏过程中分别运用到的肌肉。很可惜,这个“踩踏机械理论模型”从一开始就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踩踏过程中肌肉的运动并不互相独立,而是协同作动的,因此踩踏时的肌肉运动情况并不能以这种孤立的观点来研究。

“所以人们开始尝试使用器材来帮助自己,于是所谓的‘椭圆盘’应运而生。研究表明,人们在曲柄指向3到4点之间的这段区间内可以输出最大力量,于是利用椭圆拥有长短轴的特点,制作了在不同方向有不同齿比的盘片,使得你在最适合发力的曲柄位置能正常地发力,在不适合发力的6点和12点则有着更小的齿比来帮助你快速通过死点。

“这个包裹中的三种盘片是一百年前最流行的三个品牌,分别是Rotor、Ridea和O.symetric。

“虽然都被称为‘椭圆盘’,但是它们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5.jpg


  • Rotor

“Rotor是轴对称椭圆盘,它提供了5个不同的安装位置,对应5种不同的最佳发力角度,并且给出了基于个人骑行感受自检的调整建议,例如它的说明书中会有‘我感觉加速和冲刺变简单了,但是维持速度变得很难’、‘为了更舒服地踩踏,我不得不坐得比平常更加靠前’这样的骑行感受描述,而对应的调整建议则是‘现有的最佳发力角度太迟,尝试将安装位置降一档’,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使用感受来调整最适合自己的最大发力角度;

6.jpg

  • Ridea

“Ridea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双椭圆’设计,即Ridea的椭圆盘是由两个椭圆融合在一起的点对称牙盘,Ridea官方宣称这样的设计能带给使用者更加平滑的骑行感觉,而不会有其他椭圆盘片那样在通过死点时有非常明显的踩空感,并且拥有更大的最佳发力角度范围。Ridea盘片不像Rotor那样可以调整安装角度,它根据正负齿数分了四个等级。

7.jpg

  • O.Symetric

“O.Symetric是其中最容易靠轮廓辨认的。在一百年前,曾有一个亲自把环法这个比赛变无聊的人,即使没有被赞助也要自己把这个盘片买来涂黑它的logo用在自己的车上。O.Symetric的牙盘不能算‘椭圆’也不能算‘双椭圆’,而是‘双凸轮’牙盘,它的正负齿数差别很大,过渡很不平滑,甚至看起来有些接近长方形,所以那时候还有一些爱好者给它取了一个‘冬瓜盘’的诨号。它也不能调整安装角度,但厂家声称他们已经为使用者计算好了最佳的发力角度,并不需要使用者自行调整。

121.jpg

“除了牙盘之外,那时候还有一些小众的厂商会尝试通过一些其他的方法来帮助使用者快速通过死点,虽然思路和这些盘片一样,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因此都没有达到盘片那样的流行程度。

上面的这两款产品来自同一个品牌。锁踏垫片通过带角度地垫高锁鞋鞋底,来减小位于下死点时的踩踏半径,从而提高通过死点的速度,而另一款曲柄+锁踏的组合同样也是通过水平抬升锁踏平面来达到一样的目的,同时它的曲柄还增加了长度,通过提高曲柄处于水平位置时的踩踏力臂来试图节约最大发力区间的输出功率。

它们的理论似乎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别忘了,下死点踩踏位置的相对提升也意味着上死点时的踩踏位置也被提升了。所以,它们还是无法同时解决上下死点的问题。


“那时候的厂家往往都宣称他们的产品可以为使用者提升功率输出,但客观来说,功率输出的主体是人,能提升功率输出的只有药物……不,那时候的运动员不能吃药……不,不是说他们不吃,只是吃药这件事不被允许,因为那个时候还有一件叫作‘体育精神’的外衣存在着……总之,没有什么产品能提升你的功率输出,它们最多只能做到减少功率损耗,你在通过死点时的无用功被减少了,就是这样而已。

4.jpg


Shimano曾经在80年代推出过一款非圆形盘片,它的设计思路看起来与目前主流的非圆形盘片完全相反,在三点方向左右有着最小的齿比,在死点方位则齿比最大。一说它可以帮助减轻膝盖的负担,又说它可以帮助铁三选手更好地完成踩踏到跑步的模式转换。不管怎么说,这款产品目前已经销声匿迹了。

1122_副本.gif


“椭圆盘片,严格来说,应该叫‘非圆形盘片’在当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不是每一个使用者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产品,在踩踏的感觉上,它们与圆形盘片大相径庭,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都会有很严重的踩空感,适应的时间因人而异,也有人一直无法适应。而适应了非圆形盘片的人往往会认为,他们的踩踏变得更加轻松了,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换回圆形盘片之后,在发力区间发力,在死点区间收力的踩踏习惯还是会持续,但死点的通过时间变回正常,还是会有一些暂时的不适应。只能说,人体的肌肉记忆强大而又复杂,每个人的个体性也给踩踏问题的研究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但不管是被普遍使用的圆形盘片,还是在小众内被推崇的椭圆盘,亦或是看来有些奇葩的各种‘死点垫片’、‘死点锁踏’,其中包含的探究精神都为自行车运动和器材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呀。”

 “那么,既然这些盘片看起来这么好,为什么到了现在,我们却再也见不着了呢?”听得云里雾里的助手小李向曹博士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傻孩子,因为我们现在的自行车里都有马达了呀。”曹博士得意地回答道,脸上的笑容比天边的晚霞还要灿烂。


2_628_419.jpg




人类史 难题

上一篇:技师的“福音”——SRAM RED eTap安装&调试
下一篇:开元课堂 | 跑鞋怎么选?(二)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