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SRAM新品发布会 我开始期待下一代的公路套件了

   2025-09-03 15:38


崇礼真的要变成自行车骑行的天堂了,不管是山地还是公路。8月25日,SRAM速连中国在张家口崇礼举办了“野岭之上”(Force Beyond)的新品发布会。这一次的发布会集齐了SRAM在今年发布的所有公路产品,全新改款的SRAM Force AXS、Rival AXS套件,以及Zipp 353 NSW、303 SW轮组等产品瞩目亮相。


M4B03924-opq3932691324.jpg

20250825135156-CH_06244_3142565377-3931933151-opq3932035092.jpg

 

SRAM目前构建的产品生态系统有点令人惊叹,除了车架之外的大多数产品均有涉猎。SRAM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商业收购的征程,从1987年至今收购的品牌达到了14个,不断构建出完善的产品线。除了传统套件外,Time脚踏、Hammerhead码表、Velocio骑行服,再到与Goodyear固特异合作的Zipp轮胎,带来丰富的周边产品。那你觉得下一步的SRAM还需要丰富什么产品线?


CH901639-opq3932662733.jpg

| 入职SRAM品牌21年的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卓志鸿(Elbert Cho)向我们详细介绍了SRAM从1987年成立至今所收购的14个品牌,打造出完善的产品体系。


M4B03807-opq3932690966.jpg

| 更具性价比的Rival AXS同样在操控体验上带来巨大的提升。


A1B06144-opq3931922937.jpg


从2019年之后,AXS无线系统所构建的生态系统也让它愈发强大。Red、Force、Rival,这三套主要的公路套件已经完成了从12速公路套件到13速Gravel套件的跨越。在干掉前拨这条路上,SRAM可谓是不遗余力,通过UDH通用尾勾,可以在公路车上构建1×13速的单盘系统,这会不会让你对未来有更多期待?


M4B05275-opq3933476235.jpg

 

Force AXS重量

 

好吧,我们还是回到这一次“野岭之上”的发布会。在发布会前两周,我已经收到了双盘Force AXS套件,也正好将我那台重达7.8kg的Addict RC PRO改造了一下。在目前的公路套件领域,SRAM RED AXS无线电变套件的重量是标杆,带功率计大套的重量是2496g。上一代SRAM Force AXS带功率计的重量是2872g,而全新一代的Force AXS套件双盘带功率计的官方重量是2776g。

 

在更换了车把、套件以及Zipp 454 NSW轮组之后,我的这台Addict RC PRO的重量也直线下降到了6.9kg(含码表座、水壶,不含脚踏),改造还算是非常成功的,而这也凸显了轻量化爬坡车架的优势。

 

下面是各个零部件的重量,你们可以自行与RED AXS的重量进行比对。重量差别最大的还是牙盘组。想要更轻量化,那这里就大有文章可做了。和Red AXS对比的话,除了材料上的区别,Force AXS在夹器等零配件上减少了镂空的面积。


DSC02809.jpg

DSC02811.jpg

DSC02814.jpg

DSC02813.jpg

DSC02816.jpg

DSC02818.jpg

DSC02821.jpg

DSC02820.jpg


抛开重量,Force比Red更好?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除去重量因素所带来的设计区别之外,全新的Force AXS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设计?


A1B00137-opq3933578901.jpg

 

Force的牙盘是让我觉得惊喜的地方,因为它采用了在山地和Gravel套件中牙盘组所用的Thread Mount螺纹安装规格。在重量上,分体式结构的盘片肯定不如Red一体式牙盘功率计那么轻量化,但它让盘片的更换变得更具“性价比”。SRAM标准盘片的规格是50-37T、48-35T和46-33T,在保留直装式功率计的情况下,你可以根据自己骑行的路况来更改盘片大小,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个利好。不过,这个Thread Mount螺纹安装规格盘片的更换需要有专用工具,并非免工具更换。

 

如果你原有的Force双盘功率计需要更改为单盘,也可以通过X-Sync Road Threaded Mount单盘盘片来更换,提供38至46T的单盘规格可选,根据自己的骑行路况选择12速或者13速搭配。想要改成13速系统的话,要记得搭配XPLR 13速飞轮和UDH规格的后拨哦。


A1B00531-opq3933599006.jpg

| 其实如今的单盘系统的路况适用性也非常不错,气动盘片提供38至50T的选择,搭配10-46的飞轮,足够覆盖大多数的路况,在我们崇礼试骑路上长达30公里的爬坡路段使用也完全不在话下。

 

第二个令我惊喜的点就是Force手变胶套的设计,胶套的纹路和Red手变的胶套还有所区别,Force手变胶套纹路并没有那么密集,呈现气动线条式的向后扩散设计。从实际使用来看,戴上手套后其实感受并不会区别太大,但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扩大了Bonus Button卫星按钮的胶块设计,按起来的手感会更加清晰,更加到位。


A1B00603-opq3933599029.jpg

1750139263433830.jpg

 

好消息就是,Force手变胶套也可以更换用在Red手变上,如果你想要更明显的卫星按钮胶块设计,可以通过更换胶套来提升手感。一个好的设计是能迅速改变你的操作习惯的,现在的我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卫星按钮来实现变速,手部握手变的姿势也已经变成了“鹰爪手”。


A1B08399-opq3933608406.jpg

DJI_20250826122657_0661_D_HB-opq3933568810.jpg

 

在崇礼的试骑体验上,Force AXS的操作体验完全不亚于Red AXS。这两款套件的电机是一样的,所以在变速效率上也都非常出色。其次就是手变头的优化,让Force AXS也具备非常好的抓握手感,正常握手变时单指刹车力道减少80%。当然,手变刹把里的握距调节螺丝,让刹把调节到我手指轻松够得到的位置,让我能够在握下把位时单指刹车有很好的刹车体验。但是,手变头卫星按钮的操作体验会更优于Red AXS的手变头,这就是后发优势。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真的预算有限,那我肯定首选Force AXS套件,将更多的钱投入车架或轮组中。


CH900972-opq3931838995.jpg

 

为什么开始期待下一代的SRAM公路套件?

 

全新一代的SRAM AXS公路套件刚完成了全部的革新,我就开始期待下一代的套件啦,我这是立马就喜新厌旧了吗?

 

A1B00115-opq3933598640.jpg

A1B06523-opq3932460153.jpg


其实是因为我的Scott Addict RC在快递过程中遭遇了撞击,后拨遭受撞击导致尾勾内弯。不同于Gravel 13速套件的Full Mount全挂式安装规格,SRAM 12速公路套件的后拨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设计,因为轮廓比较外扩,没有藏于车架内,所以它在运输过程中或是摔车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会很大。当然,这也是因为UDH通用尾勾规格在公路车架领域还没有完全铺开,保留传统设计是最好的选择。


sram-front-derailleur-chainring-integrated-2.jpg

 

主要是最近外媒公开的一组盘片集成前拨链功能的专利设计,让我特别期待。我原本以为下一代的套件可能会往类似于Classified的花鼓内变速方向发展,不过新专利的亮相让我大开眼界,还是那句话,SRAM在干掉前拨这件事上真是不遗余力。下一代的SRAM公路套件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不知道,现在都是猜测。也许就真的要跟前拨说再见了呢,也许全都用上了13速的全挂式后拨......


CH903986-opq3933183385.jpg

CH903541-opq3933078442.jpg

 

好了,还是别幻想着下一代了,活在当下。如果你是Red AXS用户,我倒是建议你试试看换上Force AXS手变的胶套,在享受轻量化套件的同时,也带来卫星按钮操控手感的提升,也算是享受一把套件升级的乐趣。如果是想要升级的用户,如果你的预算不足,那么Force AXS同样带来顶级的使用体验,只是重量增加了不到300g而已,还是很划算的。

 

CH900968-opq3931838942.jpg

A1B03066-opq3935258214.jpg

A1B07523-opq3933599772.jpg

M4B04674-opq3933483486.jpg


编辑:选锦

图片:SRAM速连中国

SRAM 速连 公路套件

上一篇:强烈推荐 强光智能为夜骑护航明升铂Titan Max车灯评测
下一篇:最后一页

《骑行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至底部链接联系我们
广告

微信扫一扫了解更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