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预计要在11月2号到6号参加一个新品发布会,我还不确定今年能不能去得成格兰芬多,但该做的准备还是得提前做足。既然是格兰“坡”多,那肯定得针对爬坡做一些专门的调整。
这辆 S-Works Aethos 前年就陪我跑过格兰芬多,所以今年还是决定继续带它出征。
为什么没选 Aethos 2 呢?主要是闪电提供的试骑车没截舵管,虽然它全新的几何特别适合这种爬坡巨多的比赛,尤其是那对只有1131克的 Alpinist CLX 轮组,真的是爬坡神器。有点可惜,错过了。
不过幸好,Specialized 闪电这次送测了最新的 S-Works Power EVO Mirror 3D打印座垫、Roval Alpinist II 一体把,还有 Rapide CLX III 轮组,我就干脆把它们全都装到了我这台一代 Aethos 上。


Roval Alpinist II 碳纤维一体把是和 Aethos 2 一起发布的,官方重量是270克。我这根规格是38/110,实际称下来是267克。它的入线口设计和 Tarmac 用的 Rapide 一体把是一样的,有一段线管会沿着把立下方进入入线口。
其实我不太明白,现在一体把全内走线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什么闪电还要保留一段外露油管的设计?我猜,大概是为了让新车把也能兼容老款车架,所以保留了把立前端的入线口。这对我来说倒是好事,Alpinist II 一体把也能顺利装在我的一代 Aethos 上。

装的时候要注意油管长度,得截得刚刚好,才能避免外露部分蹭到头管,伤到漆面。不过对我来说问题不大,毕竟我也是个经验丰富的“技师”了。
之前在云南 Aethos 2 的发布会上,我就试过这根把。它的D型设计握感很好,和 Rapide 一体把相比,减震性能提升了大概28.3%,长途骑行更舒服。而且它比上一代硬多了,这也是我选它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辆超轻爬坡公路车,虽然没赶上 Alpinist II 轮组有点遗憾,但 Rapide CLX III 这对综合轮组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它前51、后48毫米的框高,配上 Aethos 这种圆管设计的爬坡车架,一点也不违和。
之前参加 Tarmac SL8 发布会的时候,我就希望 Roval 能出一对在陡坡上不拖脚的综合轮组,没想到他们还真做到了。现在 Rapide 系列分成了高框的 Rapide CLX Sprint 和综合型的 Rapide CLX III。
比起 Alpinist 那种33毫米框高的纯爬坡轮,Rapide CLX III 同样非常轻,用了 Arris 碳纤维辐条之后,整体重量降到了1305克。光看数据,它的综合性能就很吸引人,我已经等不及想试试这对轮组了。



接下来是齿比调整。既然是爬坡巨多的比赛,那肯定得换上压缩盘。我把平时在上海用的52-36T半压缩盘,换成了50-34T的DA牙盘,搭配11-34T的飞轮。这样在陡坡上骑行就能更从容一些。
不过,50-34T的牙盘没有功率计,所以我又装了一对最新的 Garmin Rally RS210 脚踏功率计。它有个新功能特别好——旅行模式,运输过程中可以省电,非常贴心。

哦对了,我还换上了最新的 S-Works Power EVO Mirror 3D打印座垫。它比我原来那个 Stealth Superlight 重了87克,但鼻端更窄,支撑面积更大,前后可调节的范围也更广。简单说,不管你是握下把激进骑行,还是握横把休闲骑,都能找到舒服的支撑点。之前在丽江的山地赛里,我就已经验证过它的强度和舒适性了,所以这次也直接装到了 Aethos 上。
到这,这台 S-Works Aethos 的改装基本就完成了。不带脚踏整车重6.4公斤,带上功率计脚踏大概6.7公斤,这个重量已经足够轻了。

虽然我还不确定能不能去成格兰芬多现场,但这台车已经跟着链轮单车的补给车出发去云南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
编辑:选锦
图片/视频:蔡文平

